作为一个多元化的集团型企业,中集集团携手亚马逊云科技完成了sap系统在亚马逊云科技上的部署,并已将80多个企业级系统部署在亚马逊云科技云平台上,无疑是云计算应用的先行者。
当前,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已经认识到云计算带来的产业价值,率先实践上云的行业先行者与跟随者之间的差距已日益显现,许多企业对云计算的投资已经突破“单点应用”,开始转化为运营指标的提升及财务回报,朝着规模化复制和向价值链各个环节延伸。作为一个多元化的集团型企业,中集集团携手亚马逊云科技完成了sap系统在亚马逊云科技上的部署,并已将80多个企业级系统部署在亚马逊云科技云平台上,无疑是云计算应用的先行者。在日前中集集团与亚马逊云科技联合举办的媒体沟通会上,中集集团cio潘进杰介绍了面对内部复杂的信息系统,中集集团如何制定全面而具体的上云路径,分享了如何站在顶层设计洞察中集集团全面的云端战略,为制造企业基于自身产业特点选择上云模式带来了思考。
以多元化和全球化为出发点
谈到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集团”),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港口竖立的一个个庞大集装箱。潘进杰介绍中集集团作为一个多元化的产业集团,早已从集装箱版块延伸到道路车辆、物流服务等各个领域。例如中集集团把制造业能力复制到空港板块,目前在机场搭乘的登机桥,国内超过95%以上的空港设备都是中集集团制造。
图 中集集团cio潘进杰
此外,在能源装备与服务方面,中集集团下属上市公司安瑞科,主要进行能源化工和液态食品装配的制造和服务;在海洋工程领域,中集集团负责大家所熟知的蓝鲸一号,打造可燃冰的海上钻井平台,包括海上风力发电、制氢等。我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中集集团正在积极配合国家向海洋工程领域做延展。
上述也只是中集集团业务的冰山一角,从整体业绩上来看,2021年中集集团全年营收约1,637亿,同比增长74%;营业利润达134.7亿,同比增长81%,大幅度刷新自身的历史最佳业绩纪录。潘进杰介绍包括集装箱、车辆、能化、天达、海工、物流六大板块贡献了中集集团2021年总营收的90%以上,其中,集装箱制造业务是核心业务,贡献了集团约四成的营收。由此可以看出,多元化是中集集团的一大特点。
除了多元化之外,潘进杰表示中集集团的另外一个特色就是走向全球化运营。目前中集集团拥有超过300家实体企业,共72,000名员工分布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基于自身多元化和全球化的产业特点,潘进杰表示从工业2.0到3.0以及未来的4.0,智能制造应该是贯穿中集集团整个链条的全面、系统的智能化,以集成创新模式及端到端的完整云计算凯发k8官网下载的解决方案,才是中集集团实现从供应链到整体数字化战略落地的最佳路径。对此,潘进杰总结为以下几条:
1.对于分层管理模式的中集集团而言,上云要结合多元化的业务板块、总部板块和企业三层管理结构,兼顾效率和效益的提升;
2.中集集团涉及诸多领域,并且在很多细分市场已经取得了全球第一的领先位置,需要考虑如何通过云计算持续拓展未来业务,延伸产业布局至上下游;
3.在企业信息化快速发展阶段,安全合规是企业运营的基本要求,在上云过程中必需结合业务特点考虑跨国业务的合规性。
值得一提的是,潘进杰表示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中集集团依托国家的“数字中国”战略,已经进行了“数字中集”的整体框架规划。未来将建立八大任务、七大平台、二大体系,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持续进行it与ot的结合、业务的优化。
携手亚马逊云科技实现全面云端迁移
回顾中集集团的上云历程,潘进杰介绍是从2017年正式开始的。当时集团内部的信息化全面部署了sap系统,实现会计科目和整个核算标准的一致化,确保整个财务数据的透明、及时、准确。因此在考虑上云时,摆在中集集团面前的有两条路:一个是将sap系统部署在现有的中集集团机房,将部分应用迁移云端;另一个则直接将整个sap系统全面部署到公有云上。
在经过系统分析并权衡利弊后,中集集团认为全面上云不仅能更好的解决sap对于it系统算力的平衡,而且能更好的降本增效,满足全球业务发展需求。回过头来看,潘进杰表示这在当时算的上一个大胆的决定,毕竟当时国内连上公有云的企业都寥寥无几。但经过这几年的运维和发展,可以看出上云对于企业而言是一个必然趋势,系统全面云化使中集集团拥有了更好的架构、更高的效率、更快的响应、更低的成本。主要表现在:
首先,中集集团通过先后上线了82个企业级应用到云端,包括sap系统、bw、crm、srm和费控系统等。利用云基础架构,中集集团网络算力和系统弹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优化运维流程的同时,拥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效率,总体成本降低了约20%。
其次,在核心应用和数据集中到云上的同时,中集集团继续深挖数据价值,利用存储、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等云服务加速创新。基于亚马逊云科技智能湖仓架构,中集集团实现了各业务板块中数据孤岛的打通。中集集团将海量的业务数据汇入到云中可大规模扩展的对象存储amazon s3为核心的数据湖,使用无服务器数据集成服务amazon glue,在数据湖中发现、准备和合并数据,通过托管式云数据仓库服务amazon redshift快速构建报表,为集团管理层提供经营分析报告,做出更好的商业决策。
最后,全球各地高速发展的中集集团面临着当地合规性的要求,通过亚马逊云科技的专业风控团队可以快速融入当地,满足如gdpr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要求,保证中集集团稳定、快速的发展当地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潘进杰介绍中集集团利用亚马逊云科技的amazon sagemaker机器学习平台,进行制造工艺的建模和训练,完成了冷藏集装箱制造环节中关键的发泡制造工艺的创新。基于发泡工艺的注料与保压的各项参数及质量数据建模,中集集团可预测发泡工艺产品的质量好坏,并将模型推理结果用于生产中的参数调整,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每年能够节约巨大的成本支出。
以云计算撬动产业链整体数智化转型
根据gartner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908.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90亿元),同比增长41.4%,亚马逊云科技以38.92%的市场份额蝉联第一。其中,亚太云计算市场规模为331.6亿美元,47.92%的增速高于全球均值。
图 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cto刘亚霄博士
在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cto刘亚霄博士看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有很多,每个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的切入点也不一样。如果说传统的电商是基于线性流程,通过订单按步骤进行业务优化,亚马逊云科技则希望赋予企业以云端数据湖 人工智能的方式,刺激企业运营中每个“节点”发生创新蜕变,而且这种创新并不影响业务的连续性。他强调以数据为基础,企业可以保持99%的业务不发生变化且稳定运行,然后以1%为基础开始创新,由点及面实现整体的数字化转型。这其中包括四个可推进的象限阶段:
1.数字化开发与测试:通过it部门进行局部数据的驱动、整合,梳理改善某个流程进而实现数字化应用的开发,提升效率;
2.数据交互与应用:将整体业务产生的数据进行汇聚,并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展开数据利用;
3.基于数据科学进行发现与创新:通过持续的数据分析,透过数据去看业务,例如中集集团的发泡工艺,使数据产生价值;
4.方案落地驱动数字化业务创新:在数据基础上,结合生态和新兴技术,例如开源的方式、ai的算法使方案落地,并不断创新产生新的数字化业务。
刘亚霄解释这种四象限的体系方式其实是在数据基础上,以技术主导的方式向业务主导的方式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亚马逊云科技也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
1.
“以终为始”:无论是上云还是数字化转型,制造企业必须先想清楚自己究竟要什么,然后以一个最终的目标和方向,去推动技术迭代。
2.
“循序渐进”:企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的完成自身设定的计划,也可称之为小步快跑,通过梳理流程在每个业务发展阶段和不同的业务部门,找到适合转型升级的点。
3.
“兼容并蓄”:注重凯发k8官网下载的合作伙伴的引入和生态的构建,将任务分解,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而不需要所有事情都依靠自身。
4.
“创新为要”:创新并不是要求企业应用多么高级的技术和多么先进的算法,而是站在自身需求的实际环境下,分析如何通过现有数据去驱动创新,产生实际价值。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亚马逊云科技会基于客户需求和凯发k8官网下载的合作伙伴、开源厂商进行生态融合,形成一个针对性的行业凯发k8官网下载的解决方案,这也是业内常常称之为的“痛点”“堵点”。针对这个点,亚马逊云科技再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实践经验去进行优化、增值、赋能。这其中的一个关键是,亚马逊云科技会建立面向行业和业务的solution respond model,通过自身的专家资源和技术储备,针对不同行业、重点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支持。“亚马逊云科技的愿景是作为全球云计算的开创者和引领者,通过利用与生俱来的创新精神,赋能客户的重塑,加速客户全球业务拓展,加强本地人才培养,促进行业转型,助力数字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并让全社会共同受益”刘亚霄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