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驾驶相关技术在政策和车企方面的加速推动落地,北斗高精度定位导航技术的应用扩围,北斗与智能驾驶的交汇正愈发密切。
头豹研究院指出,惯性导航系统与卫星导航系统结合的高精度定位组合导航方式,能够提高定位获取的精度和稳定性。
组合导航也是自动驾驶最主要的传感器之一,已成为大多数智能驾驶车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前述机构指出,在高等级自动驾驶量产车出现、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提升的影响下,预计到2026年,中国车载组合导航市场规模有望接近90亿,复合增长率将达97.6%。
北斗产业链公司积极发展。近日的一次交流中,中海达董事长廖定海向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表示,公司业务正从1.0向2.0的转型过程中,在北斗产业应用的发展前期,中海达主要聚焦在常规的空间信息产业应用方面,包括自然资源、测绘、勘探等领域;目前则在向智能应用方向延伸,如智能驾驶、智能机械、水利、铁路等都是新兴应用领域。
需求密集
根据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于2017年联合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汽车驾驶辅助(l1级别)、部分自动驾驶(l2级别)、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别)系统的新车装配率超过50%;到2025年,自动驾驶新车装配率达80%,高度和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市场。
此后几年,国家相关部门先后提出我国智能汽车产业战略愿景,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3)》,一些城市也在加快推动相关政策指引。综合来说,从基础设施、技术研发、鼓励应用等方面,都在为组合导航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其中对北斗技术的应用也有方向指引。由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联合印发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已有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推动全国统一的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能力建设。2022年1月,工信部印发《关于大众消费领域北斗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扩大车载终端北斗应用规模。鼓励车辆标配化前装北斗终端,探索车辆北斗定位 短报文 4g/5g的一键紧急救援模式,在车联网中推广应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等。
据廖定海介绍,中海达的智能驾驶相关业务已经布局五年,在技术方面,公司有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等较为超前部署的服务,总体看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自动驾驶市场还没有真正爆发,当然各大车厂、造车新势力都在努力,国家政策也在支持,这一趋势是确定的。”
“高精度位置和高精度地图,也就是高精度地理空间信息框架服务。这些凯发官网首页的技术支持着智能驾驶,包括未来的机器人、牵引车、专用车、货运车、物流车等服务落地,可以帮助智能设施定位自身信息,并指导怎么规划出行路线等。”廖定海进一步解释,由于智能驾驶技术落地对空间信息需要精确到分米级甚至厘米级,这意味着高精度空间信息服务将是未来智能化场景中的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
这也是中海达把智能驾驶产业作为集团重要战略方向之一的原因。廖定海指出,未来公司将对此加大投入,至于业绩回报方面,则要视车厂大规模量产的进度,一经量产后,就会是快速上升的过程。
落地演进
随着整车厂的应用需求次第出现,相关公司业务也取得一定进展。
中海达2022年度中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车载端软硬件产品已获车企成功定点的量产车型13款。在完善汽车电子供应链体系方面,中海达进一步完成车规级产品产线的智能制造扩产升级和imu生产标定基地的建设,目前车规生产基地硬件产能规模达百万级年产标准。
当然,目前智能驾驶方案本身还在持续演进中,也有不同的技术路线,这都是产业链公司需要思考并准备的。
中海达副总裁廖建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真正客户需求爆发是从l2到l3阶段,特别是在l2.5 后,相关需求开始大量爆发。
“现在更高阶智能驾驶对我们的要求主要是两个方向: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功能安全方面,仅实现功能还不够,未来车机承担的权责越来越大,保障用户安全是关键,甚至要做到最高等级d级;信息安全方面,因为其中涉及到大量差分信息交互、位置与位置间信息交互,甚至未来车与车间的位置信息交互等。因此除了把产品做好,往高精度智能驾驶发展,我们认为这两个方向还需要迭代解决问题。”他进一步解释道。
而虽然目前市面上智能驾驶的方案多样,但对高精度信息定位的需求都是一致的。
国联证券分析指出,结合自动避让、自动泊车等其他功能需求,目前有三种主要的自动驾驶方案:一是纯视觉方案,以特斯拉为代表;二是多传感器融合方案,使用视觉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卫星导航模块、惯性导航模块等多种传感器,该方案被大多数公司采用;三是车路协同方案,将部分自动驾驶功能转移到路端,是百度看好的技术路线。这三种主要自动驾驶方案中均不可缺少高精度卫星导航。
在多传感器融合方案中,位置感知功能大部分由高精度卫星导航 高精度惯性导航的组合导航支持,这相当程度上实现互补,减轻了单独导航时的卫星信号遮蔽或误差积累等问题,增加了系统冗余度。在纯视觉方案中,车辆自身并不必须使用卫星导航,但其进行环境特征比照基础——高精度地图的制作,需要使用卫星导航、惯性导航、激光雷达/视觉摄像头等传感器。在车路协同方案中,车辆位置可由路端设备通过相对位置确定,但在路端基础建设不完善的地区,仍然需要依靠卫星导航进行定位。
廖建平则告诉记者,不同方案对高精度定位的需求会有一定侧重点,但目前都还没逃出高精度卫星定位的范围,这是所有厂家的高度共识。“因为通过卫星导航定位实现高精度定位,是最方便获取、也是最可靠的方式之一,所以我们认为高精度定位产业的适用性比较强。”
财报显示,目前中海达在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领域的产品技术研发方面,形成了“阿基米德”硬件定位平台、atp330高精度定位天线平台、gins卫惯紧组合算法平台。通过引入autosar系统,在软件、算法上满足未来“由软件定义汽车”的快速迭代技术模式转变。未来仍将不断加大智能驾驶的gnss算法、imu惯导技术、高精地图融合技术等相关技术的研发投入。
本文为授权转载文章,任何人未经原授权方同意,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e-works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任何法律责任! 如有异议请及时告之,以便进行及时处理。凯发k8官网下载的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