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当前,装备制造业面临哪些挑战以及如何应对?展望未来,装备行业如何练好内功,构建可持续的竞争力?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全国范围内给多个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制造行业也不例外,劳动力短缺、工业品产出不足、生产配套与交通运输导致的供应链问题正在影响部分企业的正常生产。
短期来看,制造企业如何有序、安全复工?长远而言,装备制造业应该从哪些方面“修炼内功”提升整体的竞争力?3月10日,e-works数字化企业网总编黄培博士、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处长姚粤虹女士与sap行业专家展开了一场深度研讨,在交流中探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之道。
专家论道新冠疫情对装备制造业影响
在黄培博士看来,装备制造业的突出特点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密集和设备密集,此次新冠疫情对装备制造业带来了很多直接的影响,包括:由于关键零部件缺货、从而无法按时交货;由于公路铁路交通阻断、导致零部件和原材料不能及时到货;还有关键岗位人员不能及时复工而影响企业的运营;由于客户效益下降取消订单;由于无法进行设备的正常维护而导致设备故障甚至非计划性停机;由于外协厂商停工而导致外协件无法交货等等。
因此,此次疫情之后,装备制造业企业势必更加重视环境、健康和安全;装备制造企业会更加主动地推进智能制造,包括推进少人化和柔性生产,聘用更多高技能和多技能的员工,推进柔性自动化产线的应用,推进物流供应链的智能化,加强对设备的数据采集和车间联网,实现车间的动力透明化。
黄培博士强调,经过此次疫情,装备制造企业应该更加主动地拥抱数字化转型,推动商业模式的创新,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实现数据驱动决策。装备制造企业也应该更加积极地推进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服务,实现设备的远程运维和预测性维护。
面对突来的疫情,作为大型装备制造业的哈电集团同样面临复工人数不足、物流受限、原材料供应难等问题。据姚粤虹处长介绍,哈电积极应对了上述挑战,采取云办公和错时办公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远程设计、erp科学排产、电站服务平台远程运维等多种手段保证业务平稳运行,助力打赢抗疫攻坚战。
姚粤虹处长指出:“面对挑战,哈电集团主动适应,积极转变,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充分利用5g、大数据、互联网 等新技术,增强数据采集、管理和挖掘能力,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作业效率。同时加深与sap ariba云平台的合作,降低寻源采购周期,规范合同、供应商管理,优化流程,有效控制采购支出,打造健康合规的供应链生态环境。通过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管理决策链、生产制造链、客户服务链反应更加敏捷高效,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sap中国高级副总裁、离散制造事业群总经理董志刚看来: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劳动力密集的制造业按下了暂停键,伴随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同时面对国外疫情快速蔓延所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如何能够有效地应对和管控风险、如何快速适应新的国内/国际环境,重塑企业在新形势下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是摆在制造业企业领导者面前的头等大事。
新冠疫情是全球性、突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而制造业企业有明显的跨区域用工、多层级多网络协同供应链、业务流程长、利润率较低、资金成本投入较大等特点。在突如其来的冲击面前,运营收入的减少所带来的现金流压力、产品或服务质量无法持续稳定的输出、战略性举措无法按时推进等,这都对企业的韧性、应变能力提出了更严苛的考验。如何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重新构建针对人、财、物为主要对象的企业业务管理能力,是对每个企业领导者的生存大考,对于制造业而言,“数字化升级转型“正在向“数字化生存“过渡。
董志刚指出,“危机面前,制造业更应该用以始为终的系统思维,积极部署面向全要素效率的系统性工具平台,相信风雨过后,中国制造业终会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从产品、交付、管理、服务维度审视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
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也坦言,一场全球性流行病的威胁已成为现实,所有国家必须采取全面的战略控制局势。
对于包括装备制造在内的制造企业来说,外部形势同样严峻,面临着包括用工荒导致的交付周期的影响,生产安全的严格控制导致的制造成本的增加,供应链导致的交付稳定性降低等一系列问题。虽然有政策的大力支持,但要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还是要依靠企业自身力量。
sap中国装备制造与国防行业专家陈超日前撰文指出,此次新冠疫情正在给制造企业的变革带来深远影响,这些影响涵盖了产品侧的“智能化”、交付侧的“无人化”、管理侧的“安全化”以及服务侧的“远程化”。
从产品侧来看,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产品已经成为制造业的热点趋势,包括从日用产品的手机、家电,到工业产品的医疗设备、工程机械、重型装备等等。正当大家逐渐尝到产品的智能化为生活和工作所带来的便利时,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我们认识到这样的智能化还远远不能满足在突发事件下的要求。例如大多数医疗设备还需要人为进行监控和维护;以供电、供暖设备为代表的民生保障还需要人为进行维护;生产现场的加工设备还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等等。这些无疑都将会增大疫情传播的风险。
因此,可以预见市场将会对产品智能化提出更高的要求,甚至将其作为必选项。这种要求对于产品研发体系的变革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例如,为实现更高程度的智能化加大嵌入式软件及控制系统在产品中的占比、为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所引入的系统工程方法、为监控产品运行状态所应用的数字化孪生(digital twin)技术等。
从交付侧来看,近几年用工荒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制造业企业面临的问题。这次疫情使得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大量的工人不能按时返岗,同时下游供应链也因为人员问题难以保证供应。
因此,本次疫情将成为制造业企业依托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建设数字化工厂、践行智能制造、进而实现制造模式转型的一个重要推动力。迫使制造业企业的决策者推进自动化、少人化的制造模式,甚至是无人制造;众多中小企业在此次疫情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维持稳定的营业收入和盈利能力,企业也需要依靠更加高效的制造模式,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从管理侧来说,到目前为止,包括医院、家庭和社区中已经出现多起聚集性传染案例,同时相比于这些场景,制造业车间的人员集中度和集中时长更为显著。
在已经复工的企业中,可以看到对生产现场进行了更加严格的控制,制定出对应的防控流程。相信在本次疫情之后,制造业企业对于员工健康、安全与环境将更加重视,以应对类似突发事件。因此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对于以 hse 系统为基础的生命安全保障将成为更加重要的信息化应用场景,将得到更加普适化的应用。
从服务侧来看,避免疫情传播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远离疫情,将其隔离起来,譬如限制包括飞机、火车、公共交通在内的运输手段;在居住环节,严格控制小区人员进出、不集会等。但是作为医疗行业(包括医院、药房)以及供应医疗设备的产业链,这些行业中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和装置,还需要大量的人为参与进行维护和服务。
因此可以预想,基于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远程智能应用,包括状态的远程监控、健康程度的远程诊断、远程维修指导甚至是远程精确控制,此类工程化应用将加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