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3:大咖共话ict行业新趋势-凯发官网首页
 
 
  »  凯发官网首页-凯发k8官网下载  »  资讯  »  正文

展望2023:大咖共话ict行业新趋势-凯发官网首页

2023年1月3日     来源:通信世界网         
关键字:  
5g套餐用户数突破10亿,算力总规模超过150eflops、位居全球第二,率先实现“物超人”,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光通信体系……2022年是我国信息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年,也是数字经济实现飞跃的一年。

  进击、抵达、再出发!辞旧迎新之际,正是探问前路发展时。2023年,哪些关键词将重新定义产业发展?哪些挑战考验将聚焦行业目光?哪些技术将引领行业更进一步?既大咖谈2022之后,展望2023,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众位行业专家如何说。

  中国联通云南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云勇

  面对2023年,张云勇坦言数字经济依然将是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之一。政、产、学、研、用、融(金融)要紧密配合,高效协同打好“团体赛”。产业各方要深入领会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内涵,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锚定畅通大循环,推进双循环的发展目标,高密度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性推进新基建部署,前瞻性培育新兴产业,规模化拓展行业应用,制度化实践数据交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着力丰富数字经济供应链的内涵,不断提升数字经济生态链的韧性,从而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我国数字经济。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

  云计算作为数字经济的重点产业,未来将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各个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2022年铺就了云计算蓬勃发展的来路,2023年的云计算前路又在何方?有哪些发展方向将指引产业发展的前路,何宝宏从云原生、算力服务、云上系统稳定性、云安全四方面进行了阐释。

  云原生架构应用更加普及。从特点来看,相较于传统架构,云原生架构从业务代码中剥离了大量非功能性特性到云计算基础设施中,使得业务开发人员的关注点从基础设施运营维护转到业务逻辑开发,大大降低了企业用云的心智负担。随着企业业务模块规模增大、部署环境增多、分布式复杂性增强,云原生架构的价值正在被更多的企业接受,未来的应用将会更加普及。

  算力服务技术体系更加完善。持续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算力云服务发展已进入快车道。面对仍存在的服务程度不够、应用渗透能力差、供给效率偏低等问题,算力云服务技术体系将不断完善和发展,探索创新应用,算力交易平台也将提高算力供给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加普惠化、泛在化、标准化的算力服务。

  云上系统稳定性更加优先。在全面上云的背景下,各行业的正常运转高度依赖云上系统,系统稳定性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力。面对分布式云原生等技术提升系统复杂程度、应用场景爆发增长、用户对产品故障容忍度越来越低的众多挑战,云系统的稳定性已经成为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保障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控制风险的重要影响因子。未来,企业与组织机构需要建立稳定性优先的战略,直面不确定性挑战,借助有效的稳定性能力建设路径指引从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全方位规划企业系统稳定性保障能力。

  云安全建设工具更加便捷。当前,在安全态势、合规要求和业务需求驱动下,云安全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到“从有到优”的转变,用户将逐渐关注安全工具便捷性,以提升防护效。对此,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统一安全管理,已有安全工具的整合,减少碎片化和重复的安全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开发新工具助力管理机制落地,利用自动化工具助力安全管理手段高效落地。

  “展望未来,云计算的不断发展离不开产学研用各界共同的努力。”何宝宏讲道,希望政府、云服务商与企业之间可以形成合力,全面提升我国云计算产业实力。

  中国信通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总工程师高艳丽

  数字孪生城市已有成就备受瞩目,探索建设仍不乏挑战考验。正所居安思危,高艳丽也指出当前业界对数字孪生城市的理解还不深刻,对实施的复杂性还缺乏认识,未来要认识并破除堵点难点才能打通数字孪生城市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当前,数字孪生城市的已有问题主要表现在,各地对cim平台认识不清,为什么建cim,谁来建有待细化责任;各地对多元异构数据怎么融合,融合成什么样还有待商榷;各条技术路径分头推进,各种引擎用于开发孪生应用,落地实践之路还有待畅通;跨大小场景、跨异构系统、跨层级加载在应用场景中还有待贯通;目前应用层次尚浅,孪生价值尚未突出,大场景大尺度动态仿真还有待建立。

  总而言之,数字孪生是多门类技术融合、多元异构数据融合、多学科多专业的知识融合。已有的成果案例不容忽视,但当前我们的数字孪生城市依旧是局部的、行业的、离散的孪生,要达成真正的孪生,还需要由表及里、化静为动,助力未来智慧城市实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回归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的本源要先打造好数据融合和城市信息模型cim,构建好城市的数字孪生体。

  高艳丽建议城市大数据主管部门应联合城市自然资源和住建部门,聚合资源,以打造城市数字孪生体为目的构建cim平台。合力筑牢数字孪生城市底座,以数字孪生体托举数字孪生应用,与业界一起倾听数字孪生城市落地的声音。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智能化研究所副所长顾维玺

  关于未来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在顾维玺看来,加强数字化管理的“一把手”理念是重点。“数字化转型一定是一把手工程。从车间、工厂、集团、园区到一个区域的领导层都必须需要下大决心、大力气,在组织、建设和管理上久久为功,方能取胜。”具体来说,一方面需要政府持续加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引导和灌输,通过央、国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具有自主可控能力的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也需要领导层持续加强数字化管理的先进思维方式管理和运营理念,用对、用好数字化。

  顾维玺说,我们需要更加大胆地开展工业互联网“多元化”服务。工业互联网的潜力绝不仅仅局限于对制造业赋能,我们需要持续大胆地探索“工业互联网 ”的多元化应用服务模式,推动工业互联网与金融、交通、医疗、消费品、原材料等领域服务融合产生更多的创新应用,互促共进、协同发展,通过生态发展促进一批工业控制领域关键技术实现突破;同时,应积极探索大模型(maas)规模化“即调即用”的服务模式,减少对个性化软件定制的要求,打造轻量化、易升级、易使用、安全化的数字化产品;最后应当加强开源生态社区的构建,让更多的开发者和使用者加入到工业互联网开源生态建设中来,促进工业核心软件的开发和使用,创造出更多的“多元化”服务模式!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

  随着防控政策的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对行业的冲击将告一段落,业内普遍对2023年的信息通信业充满期待。

  “2023年,中国移动将深刻把握技术发展趋势,以满足社会经济数字化转型的需求、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为目标,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产业合作。”黄宇红指出。

  一是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在6g、算力网络、卫星互联网、下一代人工智能、元宇宙和量子信息等影响重大、创新活跃的领域着力开展原创性技术研究,并通过建设6g试验系统、算力网络试验网、网络智能化开放创新平台等大型信息通信技术创新试验装置,助力产学研协同创新并加速成果转化。“科技创新是无国界的,中国移动将积极与国际伙伴开展创新合作,努力构建全球标准,让全球共享中国智慧,让中国的规模效益普惠全球。”

  二是进一步推动5g演进新技术走向成熟商用。一方面加快推进智简5g网络、redcap终端、无源物联网、网络智能化等低成本产品、低成本运营能力、绿色低碳技术成熟,推进5g新通话等新业务能力产业化成熟,进一步降低5g融入千行百业、服务大众的成本和门槛;另一方面积极推进5g-a双链协同计划,通过技术研究、标准制定、试验试点多举措协同推进,更高性能、更丰富能力如确定性时延、5g xr网业协同、空天地一体、通感一体、时频统一全双工等的技术、标准、产业成熟。

  三是开展算力网络创新。包括顶层设计、算力原生、算力路由等关键技术攻关和标准化工作,研发算力大脑,打造云边端协同的算网一体化新产品,孵化算力并网、任务式等新型服务。为构建多样性算力、绿色先进算力、健壮算力生态,开展cpu、dpu等多样性算力芯片、存算一体芯片技术和产业攻关,创新开展智算中心架构设计和gpu、ai芯片跨架构平台研发等,通过算力网络创新实验示范网(cfiti)推进产业成熟。

  四是以标准化、模块化、开放化为原则加大人工智能、区块链、大视频等能力的研发,助力能力平台赋能千行百业。标准化的目的是让能力易于复制,从而降低使用成本;模块化将使能力可以灵活组合,适应不同场景的需要;开放化是广泛汇聚产业智慧和创新力,打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众创能力平台,结合5g/6g、算力网络,让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不再困难,让大众客户因数智化而生活更美好。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陈运清

  2023年,中国电信将在算力网络研究体系的研究上更进一步:

  1)继续加快推进算力网络技术成熟,推进算力网络关键设备的自主研发,在国家东数西算战略下,深入开展典型业务的试验试点,探索合理的算力商业运营服务模式;

  2)利用中国电信天翼云和网络基础设施优势,以网强算,发展和构建异构算力互联网及统一运营体系,全面提升我国通信业的影响力。

  随着技术、需求和成本的进展,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生产力,迫切需要实现联网应用并同步实现基础设施化,使算力像电力、通信网、互联网和云一样,成为社会中可共享应用的公共服务。

  未来希望联合产学研各界的力量,在国家东数西算的政策引导下,加强算力网络顶层设计,构建算力网络生态链,形成产业合力,共同推进算力网络的不断发展。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政企信息服务事业群副总经理曹磊

  谈及2023年发展,对于5g应用规模化发展的未来,曹磊认为目前仍面临一定的挑战,他将挑战主要归结为三点:

  一是5g融合改造难度大。5g应用会遇到现有联网设备的迭代升级,行业设备的代际周期远超移动通信终端,导致使用5g数字化联网时,更多考虑外置或外挂的方式仅少量设备可以直接内置;

  二是5g融合技术门槛高。面向行业应用的5g相关产业出现“点多面广”的现状,核心技术产品改造难度大、核心业务封闭化严重,5g相关产品核心业务系统被国外控制、各厂家系统生态封闭、通信协议互不兼容;

  三是5g融合应用生态弱。5g应用推动主体仍以通信企业为主,行业应用方和行业信息化企业等主体参与度不足;通信企业和原行业信息化企业往往处于相互寻找的状态,在创新技术需求的匹配和沟通上仍存在障碍;通信与垂直行业融合标准缺乏顶层设计,内容重叠遗漏,造成融合标准推进慢、资源浪费与工作效率较低。

  中国联通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科学家唐雄燕

  “在互联网产业方面,中国联通积极推动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向‘ipv6 ’演进和创新,更好地赋能产业数字化;在光网络产业方面,中国联通坚定推动光网络向云光一体方向发展,增强光网络的联家、联企和联算能力,扩展光网络产业空间。”唐雄燕总结道。

  唐雄燕表示,如果说2022年的算力网络主要在夯实基础,那么2023年的算力网络将进入应用拓展阶段。关于算力网络的应用发展,他也谈到了当前计算与网络融合还面临技术标准不统一和产业协同困难,算力资源的感知、度量与开放共享还存在技术难题,算网一体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还有待更多研究探索。

  对此,唐雄燕建议,首先应加强计算和网络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在算力网络发展上坚持以网强算,借助网络优势和网络化手段解决单一算力不足的相关问题。

  其次应加强产业协同、完善技术标准、凝聚产业共识,让算力产业各方都能参与进来,共同探索新技术、新思路、新领域,加强交流互动,扩大产业融合。

  另外还应加强行业监管,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明确电信运营商作为算力网络服务商的主体地位,更好地推进产业发展。

  最后应推动算力网络服务创新,无论是算力网络化还是网络算力化,电信运营商都应抓住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机遇,为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提供算网一体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

  中卫市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局副局长李彬

  展望2023年,中卫市将继续深入实施数字赋能计划,加快建设“一集群、三基地”(中卫数据中心集群,国家“东数西算”示范、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国家级数据供应链培育基地),着力建设大数据产业中心市,将在四个方面精准发力。

  一是重点抓好亚马逊二期、中国电信一期、中国联通二期等项目扩容扩规,加快中国移动二期、中国联通三期、特加森一期等项目建设,力促中国广电一期、中国电信二期、广东浩云一期、西部云基地量子计算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

  二是围绕产业链延伸拓展,聚力发展产业生态,研究制定产业链图谱,梳理重点项目,实行挂图作战,力促云应用、云制造等业态集聚发展。加大力度宣传推介中卫数据中心集群,精心筹办2023云天大会,进一步扩大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影响力。

  三是协调运营商建设中卫至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区直达链路,拓展国家(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业务,降低网络时延,降低网络资费。

  四是依托中卫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与自治区、国家平台互联互通能力,以应用为导向,推动各行业数据交换应用,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中卫市将不断巩固提升在大数据存储和云计算产业方面的优势,一方面,激活数据算力资源,实现数据由存储中心到计算中心的转变升级,使中卫成为行业数据聚集地、创新地和ai应用中心,实现数字产业化发展。另一方面,打造西部大数据(交易)交付中心,使中卫在数据要素流通时代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sa无线通信领域高级分析师杨光

  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为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提供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已成为推动社会节能减排的重要引擎。gsma数据显示,通信网络的能耗成本(电费)占运营商运营支出(opex)高达20%~40%。5g加速了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进程,促进了全社会的节能减排,自身也亟需走向绿色低碳。

  “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保持无线通信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杨光认为,要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开展两方面的探索。

  一是环境方面的可持续,无论是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目标,还是当前不断上涨的能源价格,都要求移动通信行业不断提升网络和用户设备的能耗效率,探索绿色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是商业成功的可持续性,当前网络流量仍在不断攀升,而传统电信业务的收入增速普遍放缓甚至陷入停滞,收入增长与成本攀升之间的剪刀差仍然存在,运营商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凯发k8官网下载的合作伙伴必须在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同时发力,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尽力探索新的业务机会,从而实现商业上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5g与垂直行业的结合一直是无线通信行业寄予厚望的新的增长点。无论是以运营商公众网络为基础的虚拟专网,还是基于专用频段的、在企业局地部署的5g行业专网,在国内外都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试点甚至商用。”杨光表示,期待2023年在这一领域能涌现出真正实现商业成功的代表性案例,从而坚定产业发展的信心,吸引更多的垂直行业伙伴加入到这一进程。

  idc中国研究经理崔粲

  站在新的节点上,崔粲用三个“进一步”来形容2023年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一是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将进一步成熟,提供标准平台、行业业务应用等的各类服务商业务边界更加明确,服务商间从竞合关系进一步走向良性生态合作。

  二是新技术进一步在工业企业应用渗透,ai大模型、边缘计算、工业5g、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在工业企业推广应用从试点更多走向规模化应用,促进企业提效降本。

  三是产业协同将进一步加强,企业与上下游供应商、产业链企业间的协作进一步加强,企业间协作效率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优势进一步提升。

  idc中国研究经理赵卫京

  展望2023年,赵卫京表示,当前各个重点行业的潜在安全需求依然旺盛,相信这些需求能够在2023年得到快速释放,帮助中国整体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市场重回快速增长态势。同时,伴随着云计算市场(包括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持续快速发展,云安全将促进网络安全软件在中国整体网络安全市场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另外,企业对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整体防护需求的增长将促进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技术和产品的进一步融合,以及统一平台类产品的进一步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法律法规的政策合规驱动无疑仍将是最为重要的驱动力。近年来,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引下,我国高度重视、不断推进数据安全保护工作,数据安全领域法治建设不断完善。2022年9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同时明确了针对本次修改的说明,必将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的监管力度,带动企业在网络安全建设方面的投入。

  此外,伴随着国家加快新基建、智慧 、5g、东数西算等新场景的it建设逐步落地,也将面临新业务场景、新技术领域的新兴的、更复杂的潜在网络威胁。对此,赵卫京建议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技术提供商加强资源投入、提升技术能力,深入了解行业客户的业务特点和安全痛点,帮助客户安全、稳定的推进新技术、新场景的快速应用。

  作为最终客户而言,则需要加强人员网络安全意识和技术的培训,提升网络安全投入在整体it建设投入中的占比,并帮助做好网络安全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协同,帮助安全运营人员实现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方案的顺利实施。

  英特尔

  5g是智能创新的平台和连接器,将助推数字经济腾飞。随着计算从数据中心迁移到云端和网络、产业迈向5g,英特尔预计,到2023年,整个芯片市场中网络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将达到250亿美元。

  基于此,英特尔始终将网络基础设施视为最大的机遇,致力于加速敏捷智能的云网融合,奠定5g应用基石,并与国内外行业伙伴共同打造多样化5g生态,加速5g商用步伐。目前,在5g领域,英特尔从云网边软硬件产品组合创新、软硬件加速方案和通用参考设计,到产业协作与应用创新均取得长足进展。

  面向6g,英特尔加入欧盟6g旗舰研究项目hexa-x,制定6g研究议程的广泛合作计划将为未来几年开发的技术奠定基础,以便在2030年前实现6g的研发。

  中天互联总经理时宗胜

  展望2023年,从建节点到用标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与平台将进一步融合发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作为重要的网络基础设施,是引导企业连接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撑工业互联网平台发挥作用的关键。未来,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加速应用,以技术为保障、通过统一标识解析应用,标识将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底层数据互联互通的共识;把可共享资源与数据汇集于平台,以平台为通道,将反哺赋能于各方资源;另外,工业互联网跨行业、跨领域和跨平台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基于标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带来更多在应用模式、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

  中天互联将从标识和平台两方面着手,在推动标识应用和发展上,降低使用门槛,通过“以点带线,以线成面,以面扩体”的方式推进,同时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平台,降低开发门槛,以便快速获取更多更好的标识应用。

  在标识方面,将拓展标识应用场景,促进更多基于标识解析的应用实际落地,让标识应用成为企业刚需,进而提高标识使用频次;积极响应标识解析增强行动,推动标识解析与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创新,完善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推动标识解析系统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app等融合发展,加速标识规模应用推广;推动标识解析核心软硬件产业化,强化标识生态支撑培育。

  在推动平台向深向实服务工业制造等实体企业上,将加大在数据标识和数据确权等方面的技术研发投入,推动工业生产运营数据跨企业、跨行业流转和交易;推动千万设备上云用平台,提升智能终端及行业综合性凯发k8官网下载的解决方案输出能力,开发出合适的智能终端设备和配套的系统;深入垂直行业应用场景,利用优势产业聚集区,联合地方政府或行业龙头企业建设行业综合服务平台;赋能产业链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助推新商业模式落地。
责任编辑:
本文为授权转载文章,任何人未经原授权方同意,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e-works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任何法律责任! 如有异议请及时告之,以便进行及时处理。凯发k8官网下载的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排行榜
编辑推荐
文章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
2022/11/15
2022/11/15
2022/11/3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