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一些超市已实现刷脸支付,但你是否能想象,类似的场景正在智慧工厂里上演:
一只搭载着智能摄像头的机械臂对准产品上密布的质量监测点,一下就能“刷”出缺陷;管理人员在手机端扫码查看工厂物料状态,随时追溯手机扫码出入库,避免库存信息不准确。
这些都是“新基建”建设的显著成果。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推进“新基建”战略,随之而来的5g基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与大数据基础架构相关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加速推进。
其实,我们早已切身感受到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带来的社会效应。
市场也普遍认为,通过顶层设计方式强力推动“新基建”,在中国将会迎来大数据应用的爆发式增长。
在国家发改委明确新基建范围之前,社会上流行的是“七大领域说”。2019年3月,一家央媒报道说,新基建是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
对此,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就认为,“七大领域”在重要性上并不完全均衡。比如,特高压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虽然重要,但“特高压输电和城市地铁等,其实已经进行了很多年,把它列到新基建里面比较勉强”。
中信银行(国际)首席经济师廖群则认为,不宜低估新基建的范围,新基建也可包括目前存量规模相对较小但未来增量空间较大的领域,比如“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这些领域遵从“新旧融合升级”原则,也属于新基建的重要部分。
此外,还有很多专家学者提出,新基建除了硬件建设,还包括软件、制度环境以及整体的数字化进程。观点的层出不穷与热烈争论,反映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和新基建的丰富内涵。
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终于给出了权威说法。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国家发改委还特别指出,伴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将持续跟踪研究。
从国家发改委不乏谨慎的表态中可以看出,相比传统基建,科技创新驱动、数字化、信息网络这三个要素是所有关于新基建认知中的最大公约数,也是中国下一步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